獲得交通部與多家產、官、學等機構共同響應支持
展示「前方車輛不當開啟車門」、「機車自摔」兩大情境 實境模擬防禦行動
經濟部轄下的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(簡稱車輛中心、ARTC)在致力車輛的創新研測以及提升產業競爭力的同時,也將最專業的車輛知識分享給全民,從眾所熟知的「安全駕駛」再延伸,力推「防禦駕駛」(Defensive Driving),強調『預測危險、避開危險』概念,於10日舉辦「機車防禦駕駛聯合推廣發表會」,協助交通安全主管機關提升國人用路安全。
有鑑於近年機車事故發生率居高不下,因此車輛中心繼2006 年編印以汽車為主的「防禦駕駛教戰手冊」之後,2016年再發表以機車為主軸的「機車防禦駕駛手冊」,解析機車先天的動態及危險特性,並且輔以14種常見的用路情境與危險預測要領,從而提升危險規避的能力。這本手冊年初由車輛中心發行至今,已有多家企業率先響應,並獲得交通部道安會、公路總局、教育部、新安東京海上產險、國泰產險、機車安全協會、三陽機車及光陽機車,以及積極促進交通安全的立法委員陳素月、鄭寶清等產、官、學機構助印支持與到場共同響應,攜手將「防禦駕駛」的重要觀念進行深度與廣度擴散。
交通部次長王國材表示,安全駕駛與防禦駕駛是交通安全的一體兩面,而機車目前為國人主要交通工具,近年來機車交通事故率仍居高不下,騎乘機車除了做到遵守交通規則的安全駕駛之外,也應培養「防禦駕駛」之觀念, 由車輛中心編撰之『機車防禦駕駛手冊』,實為推動國人建立防禦駕駛的認知,進而辨識交通環境中的危險因子、學習預測危險的能力,並在當下作出正確判斷與行為;交通部予以支持並希望共同推動讓「防禦駕駛」觀念普及,成為國人駕駛習慣的重要一環。
車輛中心副總經理廖慶秋表示,「防禦駕駛」的觀念及內涵是人們常忽略但卻是最需要具備的能力之一,從養成預測危險的習慣開始,避開潛在危險,將意外拒於發生之前,這就是防禦駕駛的精神,在現今國人使用機車代步普遍的情況,車輛中心這些年不但投入主動安全系統研發,並移轉給產業運用,同時秉持關懷社會的初衷,為協助國內交通主管機關推動安全教育宣導盡一分心力,研究人員於是興起主動編撰『汽車、機車防禦駕駛手冊』的行動,便是希望傳遞『預測危險,避開危險』的用路態度,將這些知識應用在所有用路的狀況(含騎乘機車、行走、開車)。一路走來我們感謝經濟部對安全科技的支持,也感謝交通安全主管機關等產、官、學機構率先響應此重要觀念的倡導,未來期待更多企業、團體一起加入響應,以實際的行動讓員工及其家人等具備防禦駕駛觀念,讓用路更安全、更安心;同時也有企業收到我們的手冊後主動來函要求授權印製分享給員工,讓我們非常高興,我們也大方的無償授權,而且我們也走入校園,派講師到大學院校去演講宣導,讓整個推廣行動更完整、更有意義。
「機車防禦駕駛手冊」集機車用路情境精華 解析「防禦駕駛」要領
「防禦駕駛」意指「預測危險、避開危險」的用路觀念,以紅綠燈號誌為例,「安全駕駛」所代表的意義為遵守號誌、勿闖紅燈;而以「防禦駕駛」而言,指的是綠燈時要有其他用路人可能會闖紅燈,或紅燈號誌也有故障時候的認知;在交通安全相關的領域,依據國內外文獻研究指出,交通事故的發生有九成以上與當事人的「認知或判斷錯誤」有關,包括用路觀念、駕駛習慣與危險感知等,幾乎都與認知、判斷有關,可見用路時,必須建立防禦駕駛的知識與觀念、透過學習人、車、路的特性,在所處環境當下有正確的認知與判斷,才有可能做出適當的反應與行為。
根據統計資料,104年底國人平均約1.7人即擁有一部機車,是大家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,而機車交通事故的傷亡比例亦是最高;其實有很多交通事故是可以透過提前預測、及早反應來避免發生,或將傷害降到最低,即是『機車防禦駕駛手冊』一書推廣的重要原因。
『機車防禦駕駛手冊』的重點包括解析機車在道路上的動態特性,協助機車駕駛與用路人了解交通環境下人、車、路況的特性,目的也在於幫助國人培養具備預測可能發生的危險、進而規避危險的能力透。以安全角度,任何危險的認知、判斷與正確的行為都很重要,認知對了,態度、習慣與行為就會改變,安全性也會增加。
兩大重要機車用路情境展示 動態模擬體現防禦駕駛行動
由於每個人所處的交通環境不一,『機車防禦駕駛手冊』中以用路常出現的14種情境說明、模擬各式交通狀況如何做到「防禦駕駛」,包括行經紅綠燈號誌或無號誌路口、行經彎道、雨天或夜晚的情境,以及機車駕駛前方有未完成迴轉、倒車、突然減速車輛情境,或超車、路面突起物等狀況,協助機車駕駛快速瞭解;其中,又以遇到「前方車輛不當開啟車門」、「機車自摔」為國內常見的兩大交通事故,故車輛中心於會中實際模擬此兩種用路情境讓大家體會:
1. 前方車輛不當開啟車門:應有「它隨時會打開車門」的警覺並保持安全距離
根據統計分析,從民國96至100年間約85萬件與機車相關的交通事故發現,機車與小型車以路邊停靠問題導致車禍為最主要(包括違規停車、起步、開車門) ,占20.6%,其中又以小型車不當開啟車門的比例最高(7.9%);而近三年因「不當開啟車門」所發生的事故,總計造成17人死亡、超過1.2萬人受傷,平均每年有3589件。此類不當開啟車門的肇事主因雖非機車,但若機車駕駛能夠具備防禦駕駛認知,也能在看到狀況有正確的反應自保。
防禦駕駛最好對應方式為,機車騎士若看到前方路旁有車停駐,尤其是剛停妥的車(例如尾燈還亮著),在超越它時應有「它隨時會打開車門」的警覺,經過該車時即應與它保持足夠的橫向距離。另機車若能常時打開頭燈,車內的人也會較容易發現機車。
當然我們同時也教育汽車駕駛開車門應遵守安全的開門步驟(反手兩段式開車門),這樣汽車、機車雙方車禍機率即可完全避免。
2.機車煞車自摔:避免緊急煞車,尤其避免煞車鎖死
機車自摔是很多人都有的經驗,平均每年約有近萬件類似意外發生,依據統計,發生機車死亡的事故中,單一機車的占比高過30%,其中以撞路側設施、翻車/摔倒、衝出路外等事故原因約占20%;另外,單一機車事故致傷中,也以翻車或摔倒為最為主要。然而摔倒的原因很多,含標線、水溝蓋、施工鐵板過滑、貓眼反光標記等,皆是可能導致事故的原因;另外因機車只有二輪,穩定性較差,急煞車易因輪胎鎖死失控而自摔或碰撞。
所以,機車騎士應應眼觀四面耳聽八方、注意周遭車輛行為與環境變化,避免急加速、急煞車的情況發生;若是不小心將煞車抓得太用力,可立即鬆開拉桿使車輪恢復轉動,或採取分段煞車以降低摔車的風險。其實,不管是採取前輪或後輪煞車作動,都是希望煞車過程能控制在輪胎與地面抓地力的限度內,也就是不要發生輪胎鎖死的情況,讓車輛完成減速的目的。